6ad4666fff90b8bc2326dadcb1f6568.png

运河弦歌,古韵新声。由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,扬州市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(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)、扬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、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主办,扬州城市旅游推广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运河讲堂第4期非遗曲艺表演在扬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演。5大运河主题节目轮番上演,扬州娃与曲艺家一起,解锁运河文化新体验。

开篇表演的是扬州弹词《悠悠运河柳》。以扬州小调为韵,将运河畔的柳树、石桥、茶馆等绘成一幅流动的古风漫画!弹词欢快有趣的节奏、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,让孩子们对古运河多了一份了解与喜爱。

接下来表演的是清曲联唱《板桥道情》《粉红莲》。郑板桥的竹笛声里隐含着为官的烦恼,市井茶楼飘来《粉红莲》的悠扬歌声。清丽悠扬的曲调与韵味,配合扬州代表性景点的画面,也将孩子们“唱”到了运河旁。

扬州评话《真假炀帝陵》扬州方言版历史解谜,隋炀帝陵的传说竟藏着“真假美猴王”般戏剧性反转?孩子边听边推理,传统文化秒变烧脑游戏!小朋友们感叹“以运河故事的形式了解运河真的太有意思了!”

民歌联唱《运河四季风》漕运码头的号子、渔家女的船歌、麦田里的丰收调……用不同方言打开运河的“春夏秋冬”,孩子们纷纷跟着曲艺家哼唱,那一首首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回响。

 经典选段《瓜洲余韵》,瓜洲古渡的浪花声、商贩的叫卖声、离人的琵琶声在耳边交织,孩子们一秒穿越到“京口瓜洲一水间”的诗意现场!

此次2025运河讲堂第4期“运河弦歌·古韵新声”非遗曲艺表演活动,有90组家庭来到现场,大家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同学们不仅对传统戏曲与曲艺有了更为深入透彻地了解,更激发了大家传承与弘扬运河文化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我们期待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将运河文化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。

(徐晟供稿)

版权所有 2019 扬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
备案号:苏ICP备10001215号 公安备案号:32100302010140